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面向时变阻尼比-位移双目标的防屈曲支撑减震体系设计方法
引用本文:吴 山,何浩祥,陈易飞.面向时变阻尼比-位移双目标的防屈曲支撑减震体系设计方法[J].振动工程学报,2022,35(3):663-673.
作者姓名:吴 山  何浩祥  陈易飞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工程抗震与结构诊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2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87801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1500604)
摘    要:附加阻尼比是消能减震体系设计中的重要性能参数,传统方法采用阻尼器滞回耗能和减震体系总应变能的比值作为量化结果,并通常采用双线性模型计算防屈曲支撑滞回耗能,计算精度较低。采用积分方法推导能够精确反映阻尼器滞回性能的 Bouc?Wen 模型的滞回能量显式化解析表达式,并提出分别基于应变能法和模态阻尼耗能法的时变附加阻尼比计算方法。为了准确控制减震体系的阻尼比,将减震体系层间位移角不超限和附加有效阻尼比作为控制目标,阻尼器的布置方案和阻尼力的大小作为设计变量,提出面向阻尼比?位移双目标的减震体系设计方法和流程。对一钢混框架减震体系进行迭代设计和分析,确定计算时变滞回能量的合理时段长度,并对不同的时变阻尼比计算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应变能法的附加阻尼比偏大,不利于结构安全,建议采用模态阻尼耗能法的平均值表征附加有效阻尼比。

关 键 词:耗能减震  附加有效阻尼比  应变能法  模态阻尼耗能法  防屈曲支撑

Time-varying damping ratio and displacement double objective design method of BRB damping structure
WU Shan,HE Hao-xiang,CHEN Yi-fei.Time-varying damping ratio and displacement double objective design method of BRB damping structure[J].Journal of Vibration Engineering,2022,35(3):663-673.
Authors:WU Shan  HE Hao-xiang  CHEN Yi-fei
Abstract:
Keywords:
点击此处可从《振动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振动工程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