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几个关键油脂合成酶活性对油菜含油量影响的研究
引用本文:刘祥含,唐天向,孙超,隋丽波,张慧,张传利,李丽萍,林良斌.几个关键油脂合成酶活性对油菜含油量影响的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17,32(12):100.
作者姓名:刘祥含  唐天向  孙超  隋丽波  张慧  张传利  李丽萍  林良斌
作者单位: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云南农业大学农科专业实验教学中心,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5CB150206);云南省农业厅“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云南省科技厅“官春云院士工作站”
摘    要:以不同含油量的甘蓝型油菜品种或品系为材料,采用ELISA法检测了油脂累积过程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磷脂酸磷酸酯酶、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等4种关键酶在不同发育时期的种子和角果皮中的酶活性变化,并分析了酶活性与种子含油量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含油量的油菜品种在种子和角果皮中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开花后第17天至第24天迅速增加,第38天时达到峰值,然后逐渐下降,但角果成熟时间较短的酶活性下降很快,如花油8号的角果成熟期只有40.2 d,比其他3个品种早熟1周。相关性分析表明种子中DGAT、PPase、G6PDH的酶活性与菜籽含油量呈极显著正相关,ACCase酶活性与菜籽含油量呈显著正相关,而角果皮中ACCase、G6PDH、PPase、DGAT的酶活性与菜籽含油量呈正相关,但没达到显著水平,其中4种酶的酶活性与菜籽含油量的相关性大小依次为DGAT、PPase、G6PDH、ACCase。因此,在进行高含油量油菜品种选育时应着重考虑油脂累积中DGAT、PPase的基因表达水平和酶活性水平。

关 键 词:油菜含油量  ACCase  G6PDH  PPase  DGAT
收稿时间:2016/12/19 0:00:00
修稿时间:2017/3/7 0:00:00

Studies on Influence on Seed Oil Content by Activities of Several Key Enzymes in Grease Synthesis of the Brassica napus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粮油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粮油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