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雄安新区传统聚落的水适应性空间格局研究
引用本文:杨震,李佳萱,贾梦圆,贺鼎.雄安新区传统聚落的水适应性空间格局研究[J].古建园林技术,2023(4):70-75.
作者姓名:杨震  李佳萱  贾梦圆  贺鼎
作者单位: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08022)、(52208040);;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YTC019);
摘    要:为探究传统聚落空间格局的水适应性,本研究以白洋淀周边风貌肌理保留状况良好的20个传统聚落作为分析对象。研究发现,在堤堰修筑、渔苇生产和内河航运的长期作用下,雄安新区传统聚落的空间格局在水陆关系、聚落形态、空间单元上均体现出明显的水适应性。(1)传统聚落与防洪堤堰呈现融合共生的水陆关系,池沼和沟渠构成了聚落内部的排涝体系,沟渠分为联通式和尽端式两种。(2)聚落形态多呈带状或指状以适应白洋淀堤堰工程和内河航运需求,聚落外部轮廓和内部肌理深受洼淀环境和商品贸易的共同影响。(3)聚落、淀泊、苇田、农田、沟壕的圈层式分布构成了白洋淀周边传统聚落的基本空间单元,也反映了男渔(耕)女织的传统性别分工。芦苇台田奠定了本地区传统院落和建筑的形态尺寸。

关 键 词:雄安新区  白洋淀  传统聚落  水适应性  空间格局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