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进展
作者姓名:吴能友  张光学  梁金强  苏正  邬黛黛  卢海龙  陆敬安  沙志彬  付少英  龚跃华  徐华宁  刘丽华  苏明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广州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中心,广州510640;2.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广州510640;3.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广州510075;4. 加拿大国家研究院创新技术研究部,安大略K1A 0R6
基金项目:NSFC-广东联合基金项目(U0933004);中国科学院重点项目(KGZD-EW-301);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GHZ2012006003);中国科学院-国家外国专家局“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项目
摘    要:综合调查已揭示了一系列显示南海北部陆坡存在天然气水合物的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指标。结果表明两类天然气水合物系统即低通量扩散型水合物和高通量渗漏型水合物共存于南海北部陆坡,特别是东沙海域和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钻探航次获得的资料为进一步理解神狐海域和东沙海域的天然气水合物系统提供了基础。钻探结果证明强似海底反射往往与低饱和度的含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物薄层联系在一起;高饱和度的天然气水合物一般不需要与地震剖面上识别的似海底反射对应,而与气体渗漏和断裂构造等特征相关。地球化学资料显示神狐海域和东沙海域的天然气水合物气源主要为微生物成因气。神狐海域钻探证实的天然气水合物分布区具有160亿立方米的甲烷地质储量,在目前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和工艺条件下,开采具有较大困难,有待于开发更为先进的技术。随钻测井资料显示东沙海域浅部存在中等-高饱和度水合物,而深部水合物稳定带底界上方存在低饱和度天然气水合物。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有待于深入探究其赋存状态、饱和度、储层特性和资源前景。

关 键 词:天然气水合物  地震标志  地球化学标志  碳酸盐岩  资源评价  南海北部陆坡  
收稿时间:2013-07-07
点击此处可从《新能源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新能源进展》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