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不同受力状态下岩石破坏过程次声信号特征
作者姓名:徐洪  孙从露  任世聪
作者单位:1.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重庆市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400042;2.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外生成矿与矿山环境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42
摘    要:采用室内试验方法,分别开展了岩石在压缩、剪切和拉伸状态下的破坏试验,利用高灵敏度的次声信号采集设备同步采集岩石破坏过程中的次声信号,对不同受力状态下岩石次声信号的特征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压缩状态下,岩石次声信号发射主要在弹性和塑性变形阶段,次声信号的峰值频率在7 Hz左右,在岩石临近破坏前,次声信号振幅和频率范围均有所增加;在剪切状态下,次声信号主要集中在峰值后应力逐步下降的阶段,信号功率分布集中程度较压缩试件略低,峰值频率在8 Hz左右;在拉伸状态下,试件加载初始阶段便有次声信号发生,次声信号频率通常存在高、低两个中心,其中低频与压缩试件接近,高频则高出3 Hz,拉伸试件内部裂隙的萌生和发展较压缩和剪切状态下更为迅速、有序,随着试件内部裂隙的发展,次声信号频率逐渐升高。以上特征的发现为不同受力状态下次声信号的识别以及岩体灾变预测提供了依据。

关 键 词:岩石破坏  次声信号  时域波形  功率谱密度函数  时频特征  压缩  剪切  拉伸
点击此处可从《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