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高温高压下陆相致密油藏非稳态压裂液渗吸机理研究
作者姓名:徐润滋  杨胜来  王吉涛  张彦斌  谢平  董卓鑫
作者单位: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 北京102249;;3. 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哈密838202
基金项目:国家“973”计划“陆相致密油高效开发基础研究”(2015CB2509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致密油储层基质渗吸规律及原油 动用机理研究”(51574257)。
摘    要:渗吸提采(IEOR)是高效开发具有“三低”特性致密油资源的关键技术。在储层压裂、返排、后续开发等阶段,压裂液与油藏中的岩石、流体相互作用后产生渗吸效应,研究稳态及非稳态压裂液渗吸机理对现场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此,首先提出了稳态及非稳态渗吸概念,在模拟高温高压环境的基础上,利用核磁共振技术与物理模拟实验结合,定量表征了不同条件的压裂液渗吸特征差异。结果表明:压裂液稳态渗吸作用尺度为0.01~51.52ms,非稳态渗吸作用尺度为0.01~27.75 ms,且在渗吸初期,二者的渗吸速率最快,渗吸作用优先在小孔(0.01~1.00 ms)中进行,随着反应时间的进行,再进入中孔(1.00~10.00 ms),最后为大孔(>10.00 ms);非稳态渗吸效率整体高于稳态渗吸,但是非稳态渗吸整体较早趋于稳定,小孔是压裂液渗吸效率的主要贡献者,并最先趋于稳定,其次为中孔,最后为大孔;双重介质的渗吸效率虽整体优于单一介质,但各孔喉的渗吸稳定时间相对滞后;非稳态渗吸的渗吸效率与储层渗透率、储层品质因子呈正相关性,且随着渗透率和储层品质的提升,中孔对渗吸的贡献逐步上升,由小孔主导型逐步变为中孔逼近型,最终为中孔主导型。

关 键 词:致密油  非稳态渗吸  压裂液渗吸  水力压裂  核磁共振
点击此处可从《油气地质与采收率》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油气地质与采收率》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