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智能化矿山通信接口与协议技术规范研究
引用本文:丁震,孙继平,张帆,王鹏,胡而已,邓文革,高静,郑耀涛,王波,高秋秋,李系民,钱海军,柳建华,乔少利,鲍震,杨永生,杨振宇,李玉雪,李昱翰,邵光耀.智能化矿山通信接口与协议技术规范研究[J].工矿自动化,2023(2):6-13.
作者姓名:丁震  孙继平  张帆  王鹏  胡而已  邓文革  高静  郑耀涛  王波  高秋秋  李系民  钱海军  柳建华  乔少利  鲍震  杨永生  杨振宇  李玉雪  李昱翰  邵光耀
作者单位:1. 国家能源集团公司煤炭与运输产业管理部;2.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3. 应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4. 国家能源集团信息公司;5. 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集团公司;6. 国能准能集团有限责任公司;7. 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8. 国能榆林能源有限责任公司;9. 国能智深控制技术有限公司;10.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11. 精英数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274159);
摘    要:目前矿山智能化建设存在接口协议不统一、易形成新的“信息孤岛”等问题,导致矿山数据融合共享难度大,难以实现智能化矿山高质量发展。分析指出矿山智能化建设的关键问题在于缺乏规范统一的数据采集、传输与共享标准;按照核心规范、应用规范、运维规范,设计了智能化矿山通信接口与协议技术体系;提出了智能化矿山通信接口与协议模型,定义了该模型的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构建了智能化矿山设备模型,对通信接口进行形式化描述;将智能化矿山数据分为感知数据、文本数据和音视频数据,定义了3种数据的报文结构;根据目前矿山设备、技术应用情况和发展方向,将智能矿山数据采集方式分为设备直接采集、协议转换采集、系统中转采集,给出了3种数据采集方式的适用场景,并描述了感知数据、文本数据、音视频数据的采集和传输过程。智能化矿山通信接口与协议技术规范全域覆盖矿山数据融合通信的整个过程,旨在为智能化矿山数据采集、传输、融合、共享提供统一的接口方式和通信协议规范,实现矿山各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

关 键 词:智能化矿山  通信接口  通信协议  数据融合共享  感知数据  文本数据  音视频数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