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人工引发闪电和自然闪电回击电流波形的对比分析
作者姓名:张其林  郄秀书  孔祥贞  周筠珺  杨静  张廷龙  冯桂力  肖庆复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省,兰州市,7300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
摘    要:对2005年夏季在山东引雷实验中获得的一次传统人工引发闪电1μs时间分辨率的电流资料进行了分析。整个电流持续时间约1120ms,包含10次回击过程,时间间隔为18~210ms,平均为87ms;回击电流峰值的几何平均值为11.9kA,变化范围为6.6~21.0kA。通过人工引发闪电和自然闪电的对比分析,发现传统人工引发闪电的回击电流峰值(10~17kA)与自然闪电的继后回击(12~18kA)基本一致;空中人工引发闪电的首次回击(也有作者称为"小回击过程")电流峰值(24~37kA)略小于自然闪电的首次回击(30~45kA);不同地区下行自然闪电回击电流峰值存在最大约50%的差异;上行自然闪电回击电流峰值(8~10kA)小于其他类型的回击。

关 键 词:人工引发闪电  自然闪电  回击电流
文章编号:0258-8013(2007)06-0067-05
收稿时间:2006-11-03
修稿时间:2006-11-03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