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威远-安岳地区茅口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
引用本文:樊靖宇,李明波.威远-安岳地区茅口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J].西部探矿工程,2009,21(5):86-88,91.
作者姓名:樊靖宇  李明波
作者单位:1. 中石化石油工程西南公司测井分公司,四川,成都,610100;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610500
2. 辽河石油勘探局苏十项目经理部,辽宁,盘锦,124000
摘    要:岩溶储层是威远-安岳地区下二叠统茅口组碳酸盐岩的主要储层,是东吴期岩溶作用的结果.研究区下二叠统茅口组是一套富含生物的碳酸盐岩,岩石基质岩性致密、孔隙不发育,储层主要发育在岩溶作用发育段,储集空间主要岩溶作用产生的溶蚀孔、缝、洞.储层电性具有茅二段和茅四段两种响应特征,主要差别表现自然伽马值茅四段由于上覆龙潭组泥岩的充填作用使得其高于茅二段储层.缝洞储层的主要成岩作用均与大气淡水岩溶作用有关,岩溶作用是其中最主要的成岩作用之一.储层的发育影响控制因素主要是岩溶作用和褶皱断裂作用.

关 键 词:岩溶作用  岩溶储层  控制因素  成岩作用  测井响应特征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