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碳酸盐岩丘状构造的测地雷达成象和海上地震资料解释结果
引用本文:Lars Nielsen 李大荣.碳酸盐岩丘状构造的测地雷达成象和海上地震资料解释结果[J].国外油气地质信息,2005(4):1-10.
作者姓名:Lars  Nielsen  李大荣
摘    要:丹麦和瑞典的碳酸盐岩丘状构造的图象是根据测地雷达(GPR)反射和露头分析结果获得的。GPR资料是在石灰岩采石场收集的,该资料提供的穿透深度约为10m,垂直分辨率约为0.5m。丘状构造部分属于欧洲西北部上白垩统一丹麦阶(下古新统)白垩群,根据其结构、空间分布和大小(宽度和长度为30~60m,高度为5~10m)判断,这些丘状构造彼此是相似的。 位于瑞士、丹麦和北海之间的卡特加特海的地震反射图象显示有大型(宽500~1000m,高50~100m)碳酸盐岩丘状构造。这种大型丘状构造的解释与GPR和露头观察结果是相冲突的,我们认为这些观察结果是相矛盾的。根据GPR测量结果和露头分析,我们建立了碳酸盐岩丘状复合构造的仿真标准模型并得到了模型的合成地震剖面。模拟结果表明,单个丘状构造的地震分辨率低于10~25m,多个丘状构造叠加产生的干扰效应可以解释所观察到的大型丘状构造。 我们发现碳酸盐岩丘状构造的地震图象解释是十分重要的。碳酸盐岩丘状构造可以形成圈闭,丘状复合构造几何形态正确的地震解释对于评价这种构造的性质和油藏潜力是必不可少的。

关 键 词:碳酸盐岩  丘状构造  测地雷达  高频地震剖面  模型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