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恢复力视角下的乡村空间演变与重构
引用本文:杨亚东,杜娅婷,杜歆仪,张艺佳.韧性乡村视角下农业景观布局理论框架[J].风景园林,2024,31(12):33-39.
作者姓名:杨亚东  杜娅婷  杜歆仪  张艺佳
作者单位: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2.北方干旱半干旱耕地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黄土高原区马铃薯种植空间格局演化过程与机制”(编号42271401);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粮水布局协同优化与节水增粮技术集成示范”(编号GJ2024-18-1);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新一轮农业资源调查与农业区划预研究”(编号G2024-01-17);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农业农村区域协调发展监测评价”(编号2024GM018)
摘    要:
目的

乡村发展抗逆响应持续受到社会各界关注,韧性乡村视角下农业景观如何布局成为亟待研究的问题。

方法/过程

应用系统分析方法,以“结构—过程—功能”为分析框架,多角度分析农业景观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时空响应,多维度解析农业景观系统韧性强化作用。

结果/结论

外部环境的长期干扰和短期冲击导致农业景观结构经历了整体性的重构,表现为结构功能级联化、斑块构造破碎化、要素组成同质化、视觉感知精准化以及时空演替多样化等多重特征。
农业景观结构与乡村系统抵御、适应和转型能力等具有密切联系。据此提出以生物多样性、过程可持续、功能复合化、发展绿色化为指导的景观布局策略,以实现优化生态过程、改善景观功能、促进服务协同,将人类活动对景观演化的影响导入良性循环,持续服务乡村韧性提升。




关 键 词:韧性乡村  农业景观  生物多样性  多种功能  绿色布局
收稿时间:2024-02-21
修稿时间:2024-10-21
点击此处可从《风景园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风景园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