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华语电影中对老人的态度——以电影《桃姐》为例.
引用本文:王军钧.华语电影中对老人的态度——以电影《桃姐》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13(12):87-87.
作者姓名:王军钧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
摘    要:2012年,许鞍华导演的电影《桃姐》的出现,让很多人为之一惊,这部以人名命名的电影,不但在票房上获得巨大成功,打破了许鞍华导演被称之为“票房毒药”的宿命,而且该片在第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获最佳影片,许鞍华导演获最佳导演奖,第68届威尼斯电影节、费比西奖国际电影评论家协会奖、主竞赛单元最佳影片西格尼斯特别奖、平等机会奖,第15届爱沙尼亚塔林黑夜电影节最佳电影,第18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最佳电影,《青年电影手册》2011年华语十佳电影第一名,第12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百家传媒年度致敬电影等。《桃姐》的骄人成绩宣告了老人电影同样具有别样的魅力和商业价值。老年人群体本身就是不可忽视的,老年人的生存状态,老年人与社会其他群体的关系,是值得我们去探究的,因为每个人都会老去,大多数人都会有面对老年的一天。本文就以电影《桃姐》为例来探讨当今社会各个阶层,各种身份的人对于老年人的态度。

关 键 词:华语电影  老人  《桃姐》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