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20年全国河鲀毒素中毒事件分析 |
| |
作者姓名: | 梁骏华 黄峥 郭云昌 付萍 李烈飞 陈莉莉 李宁 范鹏辉 闻剑 刘继开 |
| |
作者单位: | 1.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 广州 511430;2.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福建 福州 350001;3.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北京 100022;4.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海南 海口 570203;5.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 杭州 310051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C2602303);重特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技术体系集成与应用(2019YFC160630500) |
| |
摘 要: |  目的 分析2011—2020年全国河鲀毒素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河鲀毒素中毒的精准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1—2020年通过“国家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上报的河鲀毒素中毒事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我国2011—2020年共报告河鲀毒素中毒事件92起,中毒339人,死亡15人,病死率为4.4%。 河鲀毒素中毒主要发生在我国沿海地区,原因食品包括鲜河鲀鱼(71.7%,66/92)、河鲀鱼干(13.0%,12/92)、织纹螺(7.6%,7/92)、鲎(5.4%,5/92)和云斑裸颊虾虎鱼(2.2%,2/92),每年3~4月是中毒高发期。结论 做好河鲀毒素中毒的防控,建立生物标本中河鲀毒素检测方法,提高河鲀毒素中毒病原学鉴定能力;加强流通环节监管和科普宣传,改变民众捕食野生河鲀的饮食习惯。

|
关 键 词: | 河鲀毒素 暴发 流行病学 |
收稿时间: | 2023-01-03 |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食品卫生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食品卫生杂志》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