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馏分油伴气降凝工艺首次工业应用
引用本文:赵毓璋,卢时述.馏分油伴气降凝工艺首次工业应用[J].石油炼制与化工,1990(5).
作者姓名:赵毓璋  卢时述
作者单位:长岭炼油化工厂,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摘    要:馏分油伴气降凝是使用一种高硅沸石催化剂(CTL-1),在含蜡馏分油进行选择裂化的同时,使伴气(LPG)中的C_3~=、C_4~=发生非选择性叠合的炼油新工艺,1987年,长岭炼油化工厂采用该工艺的一套4×10~4t/a工业装置首次成功运转.该装置以常三线馏分油和催化裂化LPG为原料,生产0号轻柴油收率为64~66m%,汽油收率为28~33m%,其余主要是以C_3、C_4为主的LPG(其中烯烃占50m%左右).第一周期累计运转了323d,催化剂再生后活性恢复良好.与原柴油非临氢降凝工艺相比,以大庆常三线为原料生产凝点大致相同的柴油时,汽油、柴油产物和总液收明显增加.在气油比(m)为0.3左右和相同的降凝深度时,伴气工艺使催化剂床层的温降降低20~30℃.该工艺具有流程简单、投资省和效益高的特点,已通过中国石化总公司技术鉴定.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