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乳状液稳定性影响因素及其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王志华,许云飞,戚向东,刘晓宇,洪家骏.乳状液稳定性影响因素及其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进展[J].油田化学,2021,38(2):360-367.
作者姓名:王志华  许云飞  戚向东  刘晓宇  洪家骏
作者单位:1. 东北石油大学提高油气采收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 大庆 163318;2. 东北石油大学 黑龙江省石油石化多相介质处理及 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黑龙江 大庆 16331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油水乳状液流场压降与剪切能的关联及其对化学破乳机制的影响”(项目编号51404068),中国石油科技创 新基金“基于超声驻波场的采出液起泡泡沫衰变机理及动力学研究”(项目编号2019D-5007-0501)
摘    要:油水乳状液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油田地面生产系统中原油脱水及污水处理工艺技术的高效运行。针对原油极性组分沥青质、胶质,特别是实施三次采油化学驱中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等驱油剂返出对油水乳状液形成与稳定的影响,基于对宏观尺度研究这些因素影响所形成相关认识的综述,从可视化、乳状液体系密度分布、乳状液结构径向分布函数、油水界面形成能及分子扩散系数等表征出发,论述了分子动力学模拟在研究油水界面稳定机制方面的进展及软件平台。认为分子动力学模拟因具有微观结构表征的优势而已成为揭示相间界面作用的一种重要方法,同时,突破模型简化和单因素模拟的局限,综合内、外相组分特性,并兼顾温度、压力等外部因素,从微观尺度探究分子吸附、液滴聚并、液滴分离,是今后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在油水乳化与破乳分离领域的研究应用和发展方向。图5参54

关 键 词:乳化稳定性  界面膜  界面形成能  原油乳状液  分子动力学  综述  油极性组分沥青质、胶质,特别是实施三次采油化学驱中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等驱油剂返出对油水乳状液形成与  稳定的影响,基于对宏观尺度研究这些因素影响所形成相关认识的综述,从可视化、乳状液体系密度分布、乳状  液结构径向分布函数、油水界面形成能及分子扩散系数等表征出发,论述了分子动力学模拟在研究油水界面稳  定机制方面的进展及软件平台。认为分子动力学模拟因具有微观结构表征的优势而已成为揭示相间界面作用  的一种重要方法,同时,突破模型简化和单因素模拟的局限,综合内、外相组分特性,并兼顾温度、压力等外部因  素,从微观尺度探究分子吸附、液滴聚并、液滴分离,是今后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在油水乳化与破乳分离领域的  研究应用和发展方向。

Research Progress o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mulsion Stability with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WANG Zhihu,XU Yunfei,QI Xiangdong,LIU Xiaoyu,HONG Jiajun.Research Progress o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mulsion Stability with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J].Oilfield Chemistry,2021,38(2):360-367.
Authors:WANG Zhihu  XU Yunfei  QI Xiangdong  LIU Xiaoyu  HONG Jiaju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油田化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油田化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