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长8储层成岩作用与有利成岩相带
引用本文:陈大友, 朱玉双, 张皎生, 杜守礼, 桑轼辙, 李超, 刘萍. 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长8储层成岩作用与有利成岩相带[J]. 石油实验地质, 2015, 37(6): 721-728. doi: 10.11781/sysydz201506721
作者姓名:陈大友  朱玉双  张皎生  杜守礼  桑轼辙  李超  刘萍
作者单位:1.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 西安 710069;;2.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西安 710018;;3.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厂, 甘肃庆城 745100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5013-005)和西北大学研究生自主创新项目(YZZ13012)资助。
摘    要:运用常规薄片、铸体薄片、X射线衍射、阴极发光及扫描电镜等实验手段,研究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延长组长8砂岩储集层成岩作用类型及其对储层的影响,划分成岩相并预测有利成岩相带。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8储层经历了压实、胶结、溶解及交代等多种成岩作用,压实作用和晚期含铁碳酸盐胶结作用使砂岩孔隙大量减少,显著降低储层物性,而溶解作用产生了较多次生孔隙,使储层物性得到明显改善。根据储层物性的主控成岩作用,结合孔隙类型,该区砂岩储集层划分为强溶蚀剩余粒间孔+溶蚀孔相、弱胶结剩余粒间孔相、黏土矿物胶结相、碳酸盐胶结相和强压实相5种成岩相,其中强溶蚀剩余粒间孔+溶蚀孔相和弱胶结剩余粒间孔相储层物性较好,是储层发育的有利成岩相带。

关 键 词:成岩作用   成岩相   长8储层   马岭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收稿时间:2015-06-20
修稿时间:2015-10-10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石油实验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石油实验地质》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