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涠西南凹陷浅水三角洲前缘砂体类型及分布模式北大核心CSCD
作者姓名:袁丙龙张辉张连枝叶青晁彩霞陈之贺王猛
作者单位:1.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524057;
基金项目: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综合科研项目“复杂断块油藏注水开发剩余油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研究(编号:YXKY-2018-ZJ-02)”部分研究成果。
摘    要: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古近系发育大型浅水三角洲,加深对储层砂体及分布规律的认识对油田开发调整至关重要。在对涠洲组三段浅水三角洲发育背景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三角洲前缘砂体类型及分布模式。基于岩心描述划分出12种岩相、6种岩相组合,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前缘席状砂及分流间湾等微相,其中骨架砂体为复合正韵律的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极不发育,前缘席状砂和分流间湾储层厚度较薄,发育规模较小。以涠洲W油田为例,建立了“井震结合定边界、动静结合定连通、地质知识库为约束”的复合砂体表征方法,解剖了砂体的分布,总结了砂体分布模式,即剖面上砂体由横向上的切叠式、侧叠式和孤立式及垂向上的深切式、垂叠式和分隔式等6种构型样式组成,平面上砂体以辫状、交织条带状复合水道为主,水道间发育小规模分流间湾。本文研究丰富了对浅水三角洲前缘的沉积认识。

关 键 词:涠西南凹陷  浅水三角洲  水下分流河道  复合砂体表征  分布模式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