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对吉林省肉牛产业化发展的几点思考
引用本文:丛连彪,胡铁军.对吉林省肉牛产业化发展的几点思考[J].肉类工业,2001(Z1):25-27.
作者姓名:丛连彪  胡铁军
作者单位:1. 吉林省皓月清真肉业股份有限公司,
2.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
摘    要:根据《关于1996~2000年全国秸秆过腹还田项目发展纲要》规定的奋斗目标——年产牛肉1 00 0万t,吉林省组织实施了"优质肉牛产业化系列配套技术开发工程".吉林省粮食多、秸秆多,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和地域优势.从外部环境看,实现粮食就地转化增值是一种大趋势.抓住了这个机遇,对促进吉林省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首先,它将优化我省畜牧业结构.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是以猪为主的耗粮型畜牧业,随着肉牛业的迅速发展逐渐有了改变.1990年,猪肉在肉类中的比重为79.8%,牛肉只占4.4%.到1995年,猪肉份额下降到69.4%,牛肉则上升到7.8%.2000年已达到11%.与此同时,羊、禽的发展也很快 , 所占比重在上升.我省的1995年黄牛饲养发展到531.8万头,比"七五"末期饲养总数增长了57.8%.开展"优质肉牛工程"可逐步使我省畜牧业肉类结构趋于合理.第二,开展肉牛工程,可利用我省丰富的秸秆资源,变废为宝,既能节省粮食,又能增加肉食供给.第三, 肉牛副产品如骨、血、脏器等是轻工、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这些副产品综合利用,可大大提高肉牛业的收益.第四,从生态农业的角度看,施用牛粪可以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农业非再生资源消耗,促进农业持续发展.综上所述,发展我省的"肉牛工程"的必要性显而易见的.然而这一发展战略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除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之外,在经营机制、技术投入、市场开发等许多方面都有许多值得探索和研究的内容.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