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大视差图像拼接的显性子平面配准 |
| |
作者姓名: | 薛佳乐 赵萌 张哲 程徐 陈胜勇 |
| |
作者单位: | 天津理工大学计算机视觉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 300384,天津理工大学计算机视觉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 300384,天津理工大学计算机视觉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 300384,天津理工大学计算机视觉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 300384,天津理工大学计算机视觉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 300384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1509207,U61325019);国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61703304) |
| |
摘 要: | 目的 针对图像拼接中大视差图像难以配准的问题,提出一种显性子平面自动配准算法。方法 假设大视差图像包含多个显性子平面且每个平面内所含特征点密集分布。对该假设进行了验证性实验。所提算法以特征点分布为依据,通过聚类算法实现子平面分割,进而对子平面进行局部配准。首先,使用层次聚类算法对已匹配的特征点聚类,通过一种本文设计的拼接误差确定分组数目,并以各组特征点的聚类中心为新的聚类中心对重叠区域再聚类,分割出目标图像的显性子平面。然后,求解每个显性子平面的投影参数,并采用就近原则分配非重叠区域的单应性矩阵。结果 采用公共数据集对本文算法进行测试,并与Auto-Stitching、微软Image Composite Editor两种软件及全局投影拼接方法(Baseline)、尽可能投影算法(APAP)进行对比,采用均方根误差作为配准精度的客观评判标准。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拼接大视差图像时,能有效地配准局部区域,解决软件和传统方法由误配准引起的鬼影、错位等问题。其均方根误差比Baseline方法平均减小55%左右。与APAP算法相比,均方根误差平均相差10%左右,但可视化配准效果相同且无需调节复杂参数,可实现自动配准。结论 提出的显性子平面自动配准算法,通过分割图像所含子平面进而实现局部配准。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配准精度,在大视差图像配准方面,优于部分软件及算法,可应用于图像拼接中大视差图像的自动配准。
|
关 键 词: | 图像拼接 图像配准 大视差图像 聚类 显性子平面 |
收稿时间: | 2017-09-20 |
修稿时间: | 2017-11-15 |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图象图形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图象图形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