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西部区域蒸散时空变化分析 |
| |
作者姓名: | 王黎明 周云轩 王钦军 |
| |
作者单位: | 1. 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北京,100101 2.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 |
| |
摘 要: | 基于地表能量平衡理论,利用NOAA/AVHRR数据,采用SEBS模型,计算了研究区15年地表蒸散量,从年、季度和月等三个时间尺度对其进行时空变化分析。结果显示:(1)各年平均蒸散量相差较大,最大的是1988年,最小的是1996年;月平均蒸散量最大值出现在5月,最小值出现在12月,形成一单峰型曲线;第二季度平均蒸散量最大,第四季度最小,其分布曲线也为单峰型。(2)多年平均蒸散量的空间分布东半部明显大于西半部,最大的是扶余县,最小的是通榆县;各市县的月平均蒸散量分布仍为单峰型曲线,在5月达到最大值,12月最小,与全区的月平均蒸散量分布曲线一致;各市县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平均蒸散量相差不大,第二和第三季度相差较大,但总体分布趋势与全区一致,仍为单峰型曲线。以上结果表明:研究区区域蒸散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强烈的蒸散作用为研究区生态环境恶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
关 键 词: | 区域蒸散 生态环境 地表能量平衡 吉林省西部 NOAA/AVHRR |
收稿时间: | 2009-04-03 |
修稿时间: | 2009-05-22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遥感信息》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遥感信息》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