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云平台的中哈干旱区典型城市地表覆盖变化遥感监测与比较
作者姓名:陈馨  匡文慧
作者单位: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01;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课题(XDA20040400);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资助“人类活动影响与生存环境安全评估”(2019QZKK0608)
摘    要:城市地表覆盖组分是影响人居生存环境和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关键因素。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利用Landsat 5/8遥感影像数据,采用改进的“植被—不透水面—土壤”模型及线性光谱混合分解方法,提取地处干旱区的中国西部大城市乌鲁木齐市与邻国哈萨克斯坦首都城市努尔–苏丹市、大城市阿拉木图市的地表覆盖信息,对比分析1990~2015年3个城市地表覆盖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90~2015年间乌鲁木齐市城市建成区扩张面积最大,扩张了349.81 km2;其次为努尔-苏丹市,城市扩张面积为158.16 km2;由于哈萨克斯坦首都由阿拉木图市迁往努尔-苏丹市,整个时段阿拉木图市城市扩张最慢,总计扩张了126.23 km2。在城市建成区内,1990年到2015年间乌鲁木齐市城市地表不透水组分增加了7.10%,努尔—苏丹市和阿拉木图市分别减少了14.9%、4.49%。建成区内绿地组分努尔—苏丹市从1990年到2015年增加了6.68%;乌鲁木齐市和阿拉木图市分别减少了6.65%和2.75%。城市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地表覆盖特征乌鲁木齐市主要受国家政策支持,阿拉木图市由于其历史背景和城市规划,努尔—苏丹市城市的快速发展则受哈萨克斯坦迁都的影响。

关 键 词:不透水面  绿地  土地利用/覆盖  干旱区  Google Earth Engine  
收稿时间:2019-09-16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遥感技术与应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遥感技术与应用》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