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四川盆地东部侏罗系凉高山组层序结构、沉积演化及其主控因素
引用本文:成大伟,张志杰,洪海涛,张少敏,秦春雨,袁选俊,张斌,周川闽,邓庆杰.四川盆地东部侏罗系凉高山组层序结构、沉积演化及其主控因素[J].石油勘探与开发,2023(2):262-272.
作者姓名:成大伟  张志杰  洪海涛  张少敏  秦春雨  袁选俊  张斌  周川闽  邓庆杰
作者单位: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2. 中国石油油气储层重点实验室;3.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4.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5. 长江大学
摘    要:综合利用野外露头、地震、薄片、重矿物组合、碎屑锆石U-Pb定年等资料,研究四川盆地东部(简称川东地区)中侏罗统凉高山组沉积特征、湖平面升降变化、物源性质,进而探讨周围造山带的构造作用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凉高山组主要发育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包含了一个完整的三级层序,进一步可划分为4次湖平面的升降旋回(四级层序),其中旋回Ⅰ和旋回Ⅱ湖盆主要分布在川东地区,旋回Ⅲ和Ⅳ湖盆迁移至四川盆地中部地区,使得川东地区南北沉积特征差异性明显。物源分析结果表明,川东地区凉高山组存在3种类型物源,其中Ⅰ类物源母岩主要以酸性火成岩为主,主要来自近源的扬子板块北缘;Ⅱ类物源母岩主要为中酸性火成岩和变质岩,物源区主要在南、北秦岭中部;Ⅲ类物源母岩以变质岩为主,中—酸性火成岩次之,物源主要来自北大巴山地区。综合研究沉积体系和物源性质的变化,认为川东地区凉高山组沉积演化受秦岭造山带构造活动的控制,沉积早期湖盆局限在研究区东侧,该时期以Ⅰ类物源为主;随着秦岭造山带南北向挤压作用的增强,湖盆快速扩张并向北迁移,Ⅱ类物源供给增强;沉积中后期北大巴山地区的隆升使得湖盆迁移的同时Ⅲ类物源的供给逐渐增强。

关 键 词:四川盆地  侏罗系  凉高山组  重矿物组合  锆石U-Pb定年  湖盆迁移  物源分析  盆山演化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