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水协调共采全生命周期影响因子研究 |
| |
作者姓名: | 王震宇 刘晓民 刘廷玺 王文娟 薛莲 |
| |
作者单位: | 内蒙古农业大学 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8;内蒙古农业大学 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8;内蒙古黄河生态研究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8;内蒙古黄河生态研究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8;内蒙古金华源环境资源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呼伦贝尔水利局 综合保障中心,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 |
| |
摘 要: | 煤-水协调共采对维持西部矿区生态平衡、缓解区域水资源短缺具有重要意义,亟需通过揭示我国西部矿区煤-水协调共采的影响因子及其作用程度,为矿区水资源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提出了一种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的煤-水协调共采的影响因子研究方法,按照煤炭开采对地下水系统的不同扰动程度与由此引发的其他生态互馈反应,将煤矿开发周期划分成3个阶段,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各阶段的影响特点。通过分析部分井工开采煤矿开发现状与煤-水共采水平,结合西部矿区特殊生态环境特点,优选影响煤-水协调共采的相关指标,判别指标间的依赖、反馈、支配关系并划分锥底元素与锥顶元素,基于尖锥网络分析法(Cone-ANP)构建分析模型,建立不同阶段下的尖锥元素集,将其用于推求各影响因子的权重分布。研究结果表明:规划设计阶段含水层性质对协调共采影响作用较强;建设开采阶段采煤方法与开采工艺、塌陷土地治理率变成协调共采的主要影响因素;闭坑整治阶段老空水利用率与水质情况、废弃井巷利用率对协调共采影响程度最大。该研究成果为西部生态脆弱矿区协调共采综合效益的提高与开采技术的改进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
关 键 词: | 绿色开采 煤-水协调共采 西部矿区 全生命周期理论 尖锥网络分析法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