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孔隙-孔喉分形多孔介质复杂类型组构模式表征
引用本文:金毅,权伟哲,秦建辉,刘仙鹤,郑军领,宋慧波.孔隙-孔喉分形多孔介质复杂类型组构模式表征[J].煤炭学报,2020,45(5).
作者姓名:金毅  权伟哲  秦建辉  刘仙鹤  郑军领  宋慧波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河南焦作454000;中原经济区煤层(页岩)气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焦作454000;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河南焦作4540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山西省煤层气联合研究基金
摘    要:自然储层孔隙结构复杂,孔隙和孔喉共存且往往会表现出分形特征。经典的数量-尺度关系R_(ns)及其衍生模型虽然能有效获取分形维数D,然而它们之间多对一的关系无法保证反演建模的惟一性。与此同时,分形对象中复杂类型的种类及其组构模式尚不明了,这导致储层复杂孔隙结构等效表征的困难。因此,厘清孔隙和孔喉多类型共存、多尺度分布的孔隙结构中的复杂类型,进而定量表征其组构模式对评估油气的赋存和运移规律至关重要。新近出现的分形拓扑理论表明分形对象是耦合原始复杂性与行为复杂性的双复杂系统。这两类复杂类型表现出相互独立的组构模式,其中原始复杂性确定单尺度与多尺度、单相与多相、单类型与多类型等缩放类型,而行为复杂性则决定自相似、自仿射、多重分形等尺度不变特征。基于此,本文有效标定了孔隙-孔喉耦合分形结构中的复杂类型种类,查明了孔隙、孔喉以及其连通性的原始复杂性归属,利用泰森多边形算法实现了孔隙-孔喉耦合行为的定量描述,依据分形拓扑理论给出了行为复杂性的尺度不变定义,结合原始复杂性与行为复杂性组构模式发展了一种精细表征孔隙-孔喉耦合分形孔隙结构的算法。基于新算法,模拟了不同复杂组构模式下的分形多孔介质,分析了原始复杂性与行为复杂性对孔隙结构的影响,推演了孔隙度及比表面积计算公式并验证了其有效性。

关 键 词:分形拓扑  孔隙-孔喉分形多孔介质  双复杂系统  原始复杂性  行为复杂性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