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应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金虎通胆汤治疗胆石症的作用机制及实验验证
引用本文:陈宇罡,屠艳琼,王聪庆,陈娟,张博宏.应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金虎通胆汤治疗胆石症的作用机制及实验验证[J].金属学报,2022,27(10):1090-1098.
作者姓名:陈宇罡  屠艳琼  王聪庆  陈娟  张博宏
作者单位:1.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兰州 730046,甘肃;;2.兰州树木园,兰州 730050,甘肃;;3.兰州大学药学院,兰州 730000,甘肃
基金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JR1RA192)
摘    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金虎通胆汤治疗胆石症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通过动物实验验证金虎通胆汤对活性靶点的药理作用。方法:(1)应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和蛋白数据库(UniPort),获得金钱草、虎杖、茵陈、香附的有效成分,并对它们的作用靶标进行研究。通过Genecards数据库和OMIM数据库挖掘胆石症相关疾病靶点,并与药物活性成分靶点进行映射,取得交集,得到金虎通胆汤治疗胆石症的共同(直接)靶点。通过Cytoscape3.9.0软件以及String数据库构建靶蛋白互作(PPI)网络及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利用Metascape数据库完成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借助微生信数据分析绘制条形图,使用Cytoscape3.9.0软件构建共同靶点-信号通路网络。利用UCSF Chimera1.15软件和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选择蛋白互作网络中度值排名前6位的重要的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合活性。(2)取豚鼠48只,随机分为4 组(n=12),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建立胆石症模型。其中两组分别给以阿司匹林,金虎通胆汤药液治疗后计算胆囊成石率, 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水平。结果:(1)共有23个活性成分通过23个共同靶点作用于胆囊结石,核心靶点主要包括EGFR、CCND1、TP53、EGF、IL-6等。共同靶点的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肿瘤通路为主要富集靶点;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13条信号通路均与胆石症相关。TNF与异鼠李素(isorhamnetin),EGFR与山奈酚(kaempferol),EGFR与异鼠李素(isorhamnetin),TP53与β-谷甾醇(beta-sitosterol)具有较强结合活性。(2)动物实验结果:模型组成石率高于正常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金虎通胆汤组成石率较其他组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实验各组血清中TNF-α含量均增高 (P<0.01);金虎通胆汤与阿司匹林组比较血清TNF-α水平较低。 结论:(1)金虎通胆汤可能主要通过抑制炎症、增强免疫、抗肿瘤、细胞增殖调控、抗氧化等途径对胆囊结石起到治疗作用。(2)金虎通胆汤对模型豚鼠均可产生不同程度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TNF-α表达而抑制炎症因子、减轻炎症反应。

关 键 词:网络药理学  金虎通胆汤  胆石症    TNF-α  抗炎  抗肿瘤  
收稿时间:2022-08-01
修稿时间:2022-10-25
点击此处可从《金属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金属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