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多尺度暂堵剂粒度参数优化及应用
引用本文:曾凡辉,胡大淦,张宇,刘学伟,郭建春,屈易祥,陈安.多尺度暂堵剂粒度参数优化及应用[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23(5):57-66.
作者姓名:曾凡辉  胡大淦  张宇  刘学伟  郭建春  屈易祥  陈安
作者单位:1.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2.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3.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石油工程研究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四川盆地深层含硫碳酸盐岩气藏立体酸压基础研究”(U21A20105);
摘    要:为提高多尺度暂堵剂封堵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度组成调控封堵层渗透率及强度的粒度优化方法。首先将d1/2理论和5/6匹配原则相结合,确定出不同缝宽下暂堵剂稳定堆积的粒度分布基线;然后,在考虑暂堵剂性能参数的基础上,基于Kozeny-Carman模型,通过分形理论建立了封堵层渗透率模型;最后,综合考虑摩擦和剪切失稳准则,建立封堵层强度模型,优化暂堵剂粒度分布和封堵层长度。根据优化设计方法开展室内封堵效果评价,设计了代表粒径为1.14 mm的暂堵剂对缝宽为3 mm的岩心进行封堵。结果表明:在闭合压力为40 MPa的条件下,封堵层的承压能力为33 MPa,渗透率为2.2×10-3μm2,渗透率和封堵强度实验值与建立的理论模型预测值相对误差分别为9.09%和6.06%,表明优化设计方法可靠。现场应用结果显示,加入暂堵剂后,施工压力从88.4 MPa上升到93.2 MPa,微地震表明暂堵剂的加入促使裂缝转向开启,有效提高了裂缝复杂程度并增加了改造体积。研究成果可为暂堵剂粒度参数优化提供理论支撑。

关 键 词:暂堵剂  粒度分布  封堵层渗透率  封堵层强度  实验验证  现场应用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