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化环境研究面面观
引用本文:沈克宁.文化环境研究面面观[J].世界建筑,1992(6):8-15.
作者姓名:沈克宁
摘    要:本文介绍了环境研究的思想、理论和方法、环境研究由建筑、城规、景观学结合人类学、民俗学、宗教学、考古学和人文地理等学科的理论而形成。它主要探索人与环境的关系及其互动机制。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改造起源于“定居”,定居活动涉及对环境的“认识”和“定向”活动。人类从特定的自然环境中形成特定的“宇宙观”,宇宙观进而指导人类对环境的适应与改造活动。宇宙观的不同影响人类塑造的环境形式。传统社会的人类用与宇宙观相联系的三种方法来确立自己的生活环境:一、区分“神化的”和“未开化的”世界;二、确认自己的环境居于世界的“中心”;三、认为自己所属的环境是“分层次”的。聚落是人工环境的主体,聚落的形式和结构是有规律、有特定模式可寻的,该模式是与人类社会活动的行为模式协调的。因此可使用“近代学”的方法对人类聚落的模式进行研究。此外,介绍了环境分析和研究中十分有用的四种外缘学科的思想和方法。环境研究的意义在于它为研究传统环境,文化景观、民居、地方建筑、传统村落、乡土建筑和乡土环境提供了思想和方法。

关 键 词:建筑  文化  环境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