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酸在裂缝中流动有效作用距离的计算
引用本文:任书泉,赵碧华,陈冀眉,李联奎,袁子光,张大用.酸在裂缝中流动有效作用距离的计算[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1981(1).
作者姓名:任书泉  赵碧华  陈冀眉  李联奎  袁子光  张大用
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学院 (任书泉,赵碧华,陈冀眉),四川石油管理局 (李联奎,袁子光),四川石油管理局(张大用)
摘    要:酸在裂缝中流动酸液的有效作用距离(L有效),是预测酸压增产效果和科学地进行酸压设计的重要参数。 本文采用数学物理模拟的方法,研究定常情况下酸在裂缝中流动时的有效作用距离。 采用平均滤失速度为常值的流动反应模式(图1),建立描述酸沿裂缝流动时浓度分布的数学规律,即对流扩散偏微分方程(1);我们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方程(1),给出电算数值解和确定灰岩酸液有效作用距离的实用图版。 我们采用预先在酸液中高压加入CaCO_3的办法,模拟酸压时酸岩反应的同离子效应,作出有效传质系数和酸浓度的关系曲线D_e=f(c),使所计算的酸液有效作用距离更符合实际。 本文在处理试验数据时,采用抛物线流的数值解,代替了文献1]使用的柱塞流的解析解。因此,计算出的D_e值更准确。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