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川西北地区中泥盆统观雾山组储集层特征、控制因素与演化
引用本文:熊连桥,姚根顺,倪超,熊绍云,沈安江,周刚,郝毅.川西北地区中泥盆统观雾山组储集层特征、控制因素与演化[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7,28(7):1031-1042.
作者姓名:熊连桥  姚根顺  倪超  熊绍云  沈安江  周刚  郝毅
作者单位: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
2.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23;
3.中国石油集团碳酸盐岩储层重点实验室,浙江 杭州 310023;
4.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41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编号:2016ZX05004-002);中国石油集团科技重大专项“深层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编号:2014E-32-09)联合资助.
摘    要:川西龙门山地区中泥盆统观雾山组油气勘探获得突破,但对储集层尚无系统研究。通过野外露头、岩心、薄片、阴极发光资料,结合岩石物性分析,对龙门山地区观雾山组储集层特征、控制因素和储集层演化过程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观雾山组储集层岩性主要为砾屑白云岩、生物白云岩、生物碎屑白云岩和晶粒白云岩,储集空间以残余粒内溶孔、晶间溶孔、大型溶孔为主,构造裂缝发育,平均孔隙度约为2.85%,储集层主要为礁滩体白云岩裂缝_孔洞型储集层。储集层形成受礁滩体、白云石化作用和溶蚀作用控制,礁滩体是储集层发育的地质基础,白云石化作用是储集层发育的必要条件,溶蚀作用是储集层发育的关键因素,构造作用推动储集层最终形成。储集层经历了3个演化阶段,沉积、白云石化及溶蚀作用奠定了储集空间类型,构造作用改善储集层物性,沥青充填使储集层物性变差。基于储集层主控因素,预测剑阁-江油-绵阳地区古地貌高点的白云岩礁滩体是有利储集层发育区,油气勘探有望取得新突破。

关 键 词:储集层特征  储集层演化  控制因素  中泥盆统  观雾山组  川西北地区  
收稿时间:2017-04-19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天然气地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天然气地球科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