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花岗岩700℃热损伤核磁共振定量表征
引用本文:孙晋,胡耀青,靳佩桦,赵鹏.花岗岩700℃热损伤核磁共振定量表征[J].矿业研究与开发,2023(6):121-126.
作者姓名:孙晋  胡耀青  靳佩桦  赵鹏
作者单位:1.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2. 太原理工大学原位改性采矿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摘    要:岩体在高温作用下其物理特性会发生显著变化,利用核磁共振等无损监测方法研究了不同高温作用下花岗岩孔隙结构演化及波速衰减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逐步升高,花岗岩试样的核磁T2弛豫时间跨度、T2谱面积、核磁信号振幅强度均逐渐增大,不同孔径的孔隙数量增多,总孔隙体积增大;花岗岩发生明显热损伤的温度约为500℃,500℃之前,其内部孔隙孔径及数量变化不明显,主要以不同孔径的孔隙之间的转化为主,500℃之后,岩石内部孔隙度明显升高,其中主要以新增的孔隙体积为主;为定量表征高温对花岗岩的损伤程度,借助孔隙度、热损伤因子等参数建立了花岗岩在不同高温热作用下的热损伤理论模型,对涉及岩体高温损伤机理的工程项目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 键 词:花岗岩  孔隙度  热损伤因子  核磁共振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