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 自夏商周以来,我国不同的历史时期均留下了大量的古代遗迹,而宋元之前的古遗迹多以考古遗址的状态叠压重合在现代城市下。在现代城市的扩建及改造过程中,常伴随着大量"碎片化"考古遗址的发现。随着文物保护工作以及城市更新及转型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类"碎片化"考古遗址的价值,并尝试着在新建的公共建筑中保存并展示这些遗址。文章通过对两个遗址上的公共建筑案例——希腊国家银行管理楼(马里奥·博塔,雅典,2002)、主教广场办公楼(诺曼·福斯特,伦敦,2005)的研究,从"物、场、事"三个维度对这两个实例进行了对比,总结出"碎片化"考古遗址与现代公共建筑的并置应兼顾"遗址保护""环境协调""事件融入"三方面内容,并指明"事件融入"是此类新旧元素并置的策略要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