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豫北林州地区寒武系苗岭统古丈阶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地层学意义
引用本文:陈泳霖,郭振,李瑞强,白国典.豫北林州地区寒武系苗岭统古丈阶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地层学意义[J].矿产勘查,2024,15(4):509-517.
作者姓名:陈泳霖  郭振  李瑞强  白国典
作者单位:1.河南省地质研究院,河南 郑州 450016;2.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技术联合研发和示范中心,河南 郑州 450016
基金项目:本文受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寒武纪海相事件沉积层及高精度地层对比标志研究”(202300410024)与河南省地质研究院院管省财政项目(2023-901-XM002-KT01,2023-909-XM019-KT02)联合资助。
摘    要:近年来,有研究者在豫西登封地区发现张夏组三段和四段的碳同位素存在一个-1.5‰的负漂移,经过对比推测该负漂移位于鼓山阶与古丈阶的界线处,但没有讨论研究剖面的生物地层信息,因而其准确性存在疑问。为了研究华北地台寒武系苗岭统内部年代地层格架,本文针对豫北林州地区寒武系张夏组、崮山组、炒米店组碳酸盐岩进行了碳同位素学、三叶虫生物地层学和沉积学综合研究。结果显示,苗岭统内部碳酸盐岩δ13C组成相对稳定,基本保持在0.5‰附近,但在张夏组顶部到炒米店组底部存在一个较小幅度的碳同位素负漂移,δ13C值从1.3‰逐渐减小到-0.1‰,漂移的峰值对应于三叶虫Blackwelderia的首现层位。通过对比华南、美国、澳大利亚和西伯利亚等地区同时期地层的碳同位素演化曲线,确认该次碳同位素负漂移具有普遍性,指示了苗岭统古丈阶的底界。

关 键 词:碳同位素  崮山组  寒武系  豫北地区
收稿时间:2023/9/19 0:00:00
修稿时间:2023/11/3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矿产勘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矿产勘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