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2000—2020年黄河下游河岸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碳储分析
引用本文:刘 畅,谭梓柔,张晓彤,孙小雅,郄雨欣,陈 硕,刘 琳.2000—2020年黄河下游河岸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碳储分析[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24,35(1):90-100.
作者姓名:刘 畅  谭梓柔  张晓彤  孙小雅  郄雨欣  陈 硕  刘 琳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地理与环境学院, 山东 济南 25035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07055)
摘    要:为了促进黄河下游生态脆弱河岸带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助力河岸带生态可持续发展,采用野外调查、ArcGIS、InVEST模型、当量因子法等方法,通过分析2000—2020年黄河下游河岸带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揭示其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ESV)和碳储量(Ct)的变化。结果表明:2000—2020年黄河下游河岸带湿地和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湿地主要来源于耕地和水域,建设用地主要来源于耕地;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占比随着距河道距离的增大而增大,而草地面积占比随着距河道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林地面积占比随河道距离变化不明显,2000—2010年湿地面积占比随河道距离减少,而2010—2020年远岸湿地增加,且主要位于距河道200~500 m区间。2000—2020年,黄河下游河岸带ESV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其中,水域对ESV的贡献率最大,湿地次之,耕地、林地和草地的贡献率低,且不稳定。2000—2020年,黄河下游河岸带碳储量逐渐提高,湿地碳储量逐渐上升,然而林地、草地和水域碳汇能力则先增加后降低。水沙状况、人类活动以及国家政策是影响黄河下游河岸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碳储量的重要因素。为减缓黄河下游人为调水调沙引发的河岸带生态功能减退,亟待提升湿地质量,适当退耕还林、还草和还水,以提高河岸带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和碳储量。

关 键 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碳储量    河岸带    生态功能    黄河下游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and carbon storage of the riparian zone in the lower Yellow River from 2000 to 2020
LIU Chang,TAN Zirou,ZHANG Xiaotong,SUN Xiaoy,QIE Yuxin,CHEN Shuo,LIU Lin.Ecosystem service value and carbon storage of the riparian zone in the lower Yellow River from 2000 to 2020[J].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and water engineering,2024,35(1):90-100.
Authors:LIU Chang  TAN Zirou  ZHANG Xiaotong  SUN Xiaoy  QIE Yuxin  CHEN Shuo  LIU Lin
Abstract:
Keywords:ecosystem service value(ESV)  carbon storage    riparian zone  ecological function  lower Yellow River
点击此处可从《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