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儿童“饮奶过敏症”
引用本文:杨月欣.儿童“饮奶过敏症”[J].中国食品,1998(7).
作者姓名:杨月欣
作者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
摘    要:乳糖是奶类中特有的糖类(鲜奶中含乳糖5克/100毫升,奶粉中含乳糖40~60%),是婴幼儿膳食能量的主要来源。人食入的乳糖需经体内乳糖酶水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后才能被吸收。当体内乳糖酶缺乏时,乳糖从小肠直接转运到大肠,在肠道菌的作用下,乳糖被发酵,引起水和气体的累积,刺激肠道粘膜,导致腹涨、腹鸣、肠痉挛,甚至腹泻,当饮用奶制品后,有上述症状时一般称为乳糖不耐受或乳糖吸收不良,俗称“饮奶过敏症”。儿童乳糖不耐受发生的原因,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1、先天性乳糖酶缺乏,指从婴儿出生即无乳糖酶的,无论饮用母乳、牛乳均可导致明显腹泻,停止喂乳或代以米汤类食物腹泻消失,即为先天性乳糖酶的缺乏或低下,可能与遗传有关。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