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SPME-GC-MS联用分析预制红烧兔肉菜肴常温贮藏期间风味物质变化
引用本文:吴周林,张佳敏,杨思艺,张驰,王卫.基于SPME-GC-MS联用分析预制红烧兔肉菜肴常温贮藏期间风味物质变化[J].中国调味品,2024(1):158-163+176.
作者姓名:吴周林  张佳敏  杨思艺  张驰  王卫
作者单位:肉类加工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43);;四川省科技计划重点研发项目(2023YFN0056);
摘    要:为研究预制红烧兔肉菜肴在贮藏过程中风味变化规律,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PME-GC-MS)对预制红烧兔肉常温贮藏1,30,60,90,120,150 d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在整个贮藏期共检出58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在贮藏期的第0,30,60天,红烧兔肉中风味物质以醛类和烃类为主,醚类相对含量在贮藏后期逐渐增加,而酚类和酮类物质相对含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在贮藏60 d后鉴定到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总数下降明显。醇类、醛类和酚类是影响红烧兔肉贮藏过程中香气变化的主体成分,烯烃类化合物是造成贮藏期间风味差异的主要香气成分。相对气味活度值分析表明,贮藏过程中表征红烧兔肉的关键香气成分由以苯乙醛、橙花醛、(E,E)-2,4-癸二烯醛、山梨酸乙酯、3-乙基苯酚、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等为主的醛类和酚类化合物逐渐转变为(E,E)-2,4-壬二烯醛,红烧兔肉香气成分逐渐衰减。

关 键 词:红烧兔肉  挥发性成分  主成分分析  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