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试论艺术陶瓷的走向
引用本文:吴颖.试论艺术陶瓷的走向[J].景德镇陶瓷,2007,17(1):24-26.
作者姓名:吴颖
作者单位:景德镇市陶瓷研究所
摘    要:早在史前的石器时代,就已有土器的制作,尤其史前的彩陶,形式种类繁多,装饰技法与样式丰富多样,可以说是中国书法、绘画发展的起源.长久以来,历代陶瓷艺术工匠创造出许多杰出的陶瓷器,蕴涵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思想感情和伟大的创造力,富有崇高的审美理想、永恒的艺术价值,使得中国陶瓷艺术在世界艺林中独树一帜.但到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瓷业由盛而衰,至1949年前陶瓷业几近人亡艺绝的境地.建国后,国家进行了一系列恢复发展陶瓷生产工作,才使陶瓷业获得重生.国家为了提高陶瓷艺术的质量和科技水平,开展了陶瓷美术教育,建立陶瓷研究机构,恢复古代名窑的生产技术,举办各种展览以及国际间的交流等举措.50年代期间,全国各大美术院校先后开设了陶瓷学科,这些院校培养的专业人才对提高陶瓷队伍的文化素质起着决定作用,也为陶瓷艺术最终从手工艺的民间性走向纯艺术的舞台埋下伏笔.

关 键 词:舞台  纯艺术  民间性  手工艺  决定作用  文化素质  队伍  专业人才  院校培养  学科  美术院校  交流  国际  生产技术  名窑  古代  恢复  研究机构  美术教育  陶瓷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