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Ir(F_2ppy)_2(Br_2bpy)]~+PF~-_6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光物理性能测试
摘    要:采用氯桥二聚体(F_2ppy)_2Ir(μ-Cl_2)Ir(dfppy)_2、辅助配体4,4′-二溴-2,2′-联吡啶(Br_2bpy)和阴离子六氟磷酸根(PF~-_6)合成了一种阳离子型铱配合物Ir(F_2ppy)_2(Br_2bpy)]~+PF~-_6,并通过元素分析、核磁共振谱(NMR)、红外光谱(FT-IR)及质谱(MS)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分子结构,并且首次测定了其晶体结构。结果表明,该配合物结晶于单斜晶系,P2_1/n空间群,a=0.98612(9) nm,b=2.2240(2) nm,c=1.47121(14) nm,α=90°,β=98.574(2)°,γ=90°,V=3.1905(5) nm~3, C_(32)H_(18)Br_2F_(10)IrN_4P,分子量M_r=1031.49,密度D_c=2.147 mg·m~(-3),μ(Mo Kα)=6.831 mm~(-1),F(000)=1960,横型拟合性GOF=1.029,Z=4,可观测衍射点的残差因子R值:R_1=0.0321和wR_2=0.0741且I2σ(I)。阳离子型铱配合物Ir(F_2ppy)_2(Br_2bpy)]~+PF~-_6为电中性八面体配合物, Ir-C键的平均长度为0.2018(3) nm,而Ir-N(C^N配体)键的平均长度为0.2052(3) nm, Ir-N(N^N配体)键的平均长度为0.2138(3) nm。该铱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的研究表明,其常温最大发射位于551 nm处,显示发射强烈的黄绿光,初步推测该磷光发射可能来自金属到环金属配体和辅助配体的电荷转移(MLCT)跃迁。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