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深部软岩巷道围岩支护技术研究
引用本文:赵呈星,李英明,刘刚,黄顺杰.深部软岩巷道围岩支护技术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22,50(4):76-84.
作者姓名:赵呈星  李英明  刘刚  黄顺杰
作者单位:安徽理工大学 能源与安全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 淮南 232001,安徽理工大学 能源与安全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徽 淮南 232001;黑龙江科技大学 煤矿深部开采地压控制与瓦斯治理重点实验室,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574006,51874002,51774008);
摘    要:为有效解决深部软岩巷道围岩控制问题,针对信湖煤矿回风石门埋深大、应力高、围岩强度低的特点,在分析了信湖煤矿回风石门的围岩赋存条件、变形破坏特征以及原有支护方案已难以维持现掘巷道稳定的条件下,通过理论计算得到信湖煤矿回风石门围岩塑性区范围,从而提出了控制巷道围岩的基本理念:采用小承载体控制围岩破碎区的扩大,采用大承载体限制围岩塑性区的发展,2个承载结构共同维持巷道稳定,进而提出采用“混凝土喷射+注浆锚杆/锚索+普通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方案对新掘巷道进行支护,并结合FLAC3D数值模拟及现场工业性试验对“混凝土喷射+注浆锚杆/锚索+普通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方案的合理性及可靠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信湖煤矿回风石门新掘巷道经“混凝土喷射+注浆锚杆/锚索+普通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方案支护后围岩表面变形趋于平稳,巷道顶板最大下沉量仅为36 mm,两帮移近量为67 mm,支护体与巷道围岩形成了稳定的复合承载结构,联合支护方案能够保持巷道的长期稳定,该联合支护方案可为其他类似深部软岩巷道支护提供一定参考。

关 键 词:深部软岩巷道  联合支护  承载结构  巷道支护  围岩控制

Study on surrounding rock support technology of deep soft rock roadway
ZHAO Chengxing,LI Yingming,LIU Gang,HUANG Shunjie.Study on surrounding rock support technology of deep soft rock roadway[J].Co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2,50(4):76-84.
Authors:ZHAO Chengxing  LI Yingming  LIU Gang  HUANG Shunjie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