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间连接型消能子结构设计方法与抗震性能试验 |
| |
作者姓名: | 单明岳 潘鹏 王海深 安晓文 潘文 管庆松 徐赵东 |
| |
作者单位: |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北京100084;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88;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北京100084;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北京100084;云南省地震工程研究院,云南昆明650041;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500;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217;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6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1509303),山东省高校土木结构防灾减灾协同创新中心基金项目(XTZ201905)。 |
| |
摘 要: | 消能减震技术能显著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但目前对消能子结构的性能目标和设计方法尚未达成共识。针对工程中较常见的柱间连接型消能子结构,提出基于多遇地震作用下弹性分析的设计方法,给出设计流程和设计要点。对1个钢筋混凝土纯框架子结构试件和2个消能子结构试件进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考察消能子结构的抗震性能,检验所提设计方法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消能子结构承载力约为纯框架与阻尼器承载力之和,单周耗能能力约等于纯框架与阻尼器各自耗能之和;阻尼器损伤累积直至完全剪断过程中,消能子结构承载力和刚度逐渐下降;阻尼器破坏后,周围框架抗震性能与加载同阶段的纯框架性能基本一致。按所提设计方法设计的消能子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破坏模式合理,能保证阻尼器充分发挥消能效果;增大消能子结构纵向钢筋配筋量对改善其塑性铰状态和结构破坏模式无显著效果。
|
关 键 词: | 消能子结构 剪切型阻尼器 柱间连接型 设计方法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建筑结构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建筑结构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