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又一个三十年的回顾
引用本文:李金英.又一个三十年的回顾[J].核化学与放射化学,2009,31(1):1-1.
作者姓名:李金英
作者单位:中国核学会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分会
摘    要:1979年,在举国上下欢庆建国三十周年之际,《核化学与放射化学》杂志创刊,编辑部以《三十年的回顾》一文作为杂志的开篇和发刊词,简要回顾了这门学科在中国的发展。 当1978年中国迈出改革步伐时,中国的GDP相当于美国的6.5%、日本的15.2%、西德的206%。三十年后,中国的GDP上升到世界第四位,中国保持了三十年持续变革的勇气和激情,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同样在1978年,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会在中国化学会和中国核能学会的双重领导下成立了筹备委员会,并于次年正式成立。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会的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大潮中的一个浪花,是祖国大发展的一个缩影,和其他各条战线各个行业上的发展汇合在一起,共同描绘出了今天万紫千红的图画。 今天,让我们回顾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用历史的砖块铺就明天的坦途。1979年在成都举办的第一届全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术讨论会暨第一届理事会成立大会上,著名放射化学家杨承宗教授被推选为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分会理事长,并相继连任。1993年在西安召开的第四届全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术讨论会暨第四届理事会上,中科院院士刘元方教授担任学会理事长。1997年第五届全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术讨论会在北京举办,中科院院士王方定教授任理事长。2002年在兰州召开第六届全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术讨论会,李金英教授、柴之芳教授任理事长。2007年在新疆召开了第八届全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术讨论会,李金英教授连任为理事长。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分会的宗旨是:通过交流科研成果和经验,促进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发展和学术水平的提高;承前启后,为人才的培养搭建讲坛;促进同行间学者的友谊和合作;探讨核化学与放射化学的进一步发展,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分会下设核燃料化学及镧系 锕系元素化学、放射分析化学、核药物与标记物化学和环境放射化学四个专业委员会。 为了适应新时期核科学和技术发展的需要,学会组织的交流会也越来越频繁,逐步发展到每年一次全体大会交流,并形成了优秀论文的评选和奖励机制。同时,为了从事核化学与放射化学研究科技队伍建设的需要,为了培养和造就一批核化学与放射化学青年人才的需要,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分会还于2006 年在广西北海召开了首届全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青年学术研讨会,充分说明了我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又开始进入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分别在2004年10月和2008年11月举办了核化学和放射化学战略研讨会,围绕基础核化学、锕系和超锕系元素化学、核能化学、环境放射化学、 放射分析化学、放射性药物化学、放射化学与国家安全、放射化学与交叉科学、 放射化学教育、辐射化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讨论,阐述了学科的重要性,也为学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核化学与放射化学是一种不可取代的技术, 是一门具有生命力的前沿科学,蕴含着大量既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又能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的科学问题,并且与其他学科交叉产生了许多新的学科生长点,如核燃料的后端化学处理、全球核禁试条约中的化学问题、核分子影像学和化学探针、高放废物处置化学、新型放射性纳米化学、辐射纳米化学、环境体系中放射性核素迁移化学、新型放射分析化学等。 由于能源需求、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的需要,以及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规律,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正在复苏, 国际原子能机构及其他国际有关学术组织已行动起来,积极推动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在新世纪的发展, 我国对放射化学的恢复性要求也正在抬升。我们相信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在新世纪一定会大有可为,明天会更美好。

关 键 词:放射化学  核化学  编辑部  杂志

The Second Thirty Years in Retrospect
LI Jin-ying.The Second Thirty Years in Retrospect[J].Journal of Nuclear and Radiochemistry,2009,31(1):1-1.
Authors:LI Jin-yi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核化学与放射化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核化学与放射化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