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西部黄土高原矿区采煤沉陷多源遥感监测技术进展与展望
引用本文:汤伏全,杨倩.西部黄土高原矿区采煤沉陷多源遥感监测技术进展与展望[J].煤炭科学技术,2023(12):9-26.
作者姓名:汤伏全  杨倩
作者单位:1. 西安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2. 国土资源部煤炭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274168);
摘    要:西部黄土覆盖区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地貌及地质采矿条件复杂,黄土层厚度巨大,开采沉陷具有不同于其它矿区的特殊性,地表下沉速度大,起动距偏小,采动裂缝等非连续破坏更为严重,地表沉陷盆地形状和沉陷变形分布特征更为复杂多变。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开展地表沉陷的高效监测和定量评价仍面临一定困难。近年来,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无人机摄影测量(UAV photogrammetry)、激光雷达(LiDAR)等多源遥感技术迅速发展,其具备的非接触式观测、大范围覆盖、高时空分辨率等特点,能够实现地表沉陷连续性、动态性和全面性监测,通过多源观测数据的融合处理,可为西部矿区开采沉陷高效监测提供新的技术途径。综述了多源遥感技术在矿区沉陷监测中的应用进展;通过现场试验探索了InSAR、UAV photogrammetry、LiDAR用于黄土高原矿区沉陷监测的实际效果,发现在地貌复杂、地形起伏和植被覆盖及地表大梯度形变条件下,InSAR干涉失相关和大气延迟等各种误差过大;无人机航测影像构建的三维模型受植被和地形影响导致地面模型的高程精度不足;无人机激光扫描受地形坡度、点云密度和地表点水平移动的综合影响...

关 键 词:黄土高原  西部煤矿区  地表沉陷  遥感监测  多源数据融合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