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松辽盆地幔源CO2分布规律与运聚成藏机制
引用本文:鲁雪松,宋岩,柳少波,马淑芳,魏立春.松辽盆地幔源CO2分布规律与运聚成藏机制[J].石油学报,2009,30(5).
作者姓名:鲁雪松  宋岩  柳少波  马淑芳  魏立春
作者单位: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盆地构造与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提高采收率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3. 中国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北京,102249
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 
摘    要:对CO2碳同位素组成和3He/4He值分析表明,松辽盆地高含CO2天然气藏中的CO2皆为幔源成因.在对已发现含CO2天然气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松辽盆地CO2在含量、层系和平面上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松辽盆地CO2在含量上具有"两端元"的分布特征;受区域盖层和储层性质的控制,在层位上,CO2主要富集于营城组和泉四段;在平面上,CO2呈多个点状或狭长带状局限分布,其平面分布明显受控于深大断裂,与基底大断裂和火山岩体具有较好的伴生关系.幔源CO2运聚成藏机制可概括为:深部热流底辟体的顶部是CO2的储集库,基底大断裂向下收敛于拆离带并沟通CO2气源,CO2通过基底大断裂和古火山通道向上输导,并在适当圈闭中聚集成藏.运聚通道组合类型决定了气藏中CO2的含量及含CO2天然气的赋存层位,幔源CO2的运聚通道可划分为3种组合类型.建立了松辽盆地含CO2天然气藏的"三阶段"成藏模式.

关 键 词:二氧化碳  幔源成因  分布规律  运聚成藏机制  成藏模式  松辽盆地

Distribution and migration-accumulation mechanism of mantle-derived CO2 in Songliao Basin
LU Xuesong,SONG Yan,LIU Shaobo,MA Shufang,WEI Lichun.Distribution and migration-accumulation mechanism of mantle-derived CO2 in Songliao Basin[J].Acta Petrolei Sinica,2009,30(5).
Authors:LU Xuesong  SONG Yan  LIU Shaobo  MA Shufang  WEI Lichu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