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致密油藏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复杂缝网表征及产能分析
作者姓名:徐加祥  丁云宏  杨立峰  高睿  刘哲  王臻
作者单位: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2.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压裂酸化技术服务中心,河北廊坊065007;3.中国石油油气藏改造重点实验室,河北廊坊065007,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2.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压裂酸化技术服务中心,河北廊坊065007;3.中国石油油气藏改造重点实验室,河北廊坊065007,2.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压裂酸化技术服务中心,河北廊坊065007;3.中国石油油气藏改造重点实验室,河北廊坊065007,2.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压裂酸化技术服务中心,河北廊坊065007;3.中国石油油气藏改造重点实验室,河北廊坊065007,2.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压裂酸化技术服务中心,河北廊坊065007;3.中国石油油气藏改造重点实验室,河北廊坊065007
基金项目:国家油气重大专项“致密油储层高效体积改造技术”(2016ZX05046-004)。
摘    要:致密油藏多采用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方式生产,产能预测需兼顾天然裂缝和水力裂缝的分布,同时考虑裂缝与基质之间的耦合。以S油田天然裂缝的走向和密度为基础,利用COMSOL和MATLAB软件联合仿真技术,对致密油藏中水平井井筒、水力裂缝和天然裂缝的分布进行建模。利用基质-裂缝-井筒耦合流动模型,模拟了水力压裂条件下,不同裂缝间距和裂缝长度油藏的压力分布、日产油量和累积产油量。结果表明:水力压裂改造后,压力首先波及到导流能力较强的主裂缝和次级裂缝,随后向沟通的天然裂缝和基质扩展,且扩展速度逐渐变缓;对于无法连通的未改造区域,压力很难波及到。生产时间为1 000 d时,压力波及区域面积仅为油藏面积的34.1%。增加裂缝长度及减小裂缝间距均可提高日产油量和累积产油量,其中减小水力裂缝间距对提高产能和累积产量的贡献更为显著。

关 键 词:致密油藏  天然裂缝  体积压裂  基质-裂缝-井筒耦合流动  产能模拟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油气地质与采收率》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油气地质与采收率》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