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缝洞型底水油藏油井底水突破时间预测方法——以塔河油田4区S48井为例
引用本文:陈朝晖,邓勇,许博,董建新.缝洞型底水油藏油井底水突破时间预测方法——以塔河油田4区S48井为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2,33(5):791-795.
作者姓名:陈朝晖  邓勇  许博  董建新
作者单位:1. 西南石油大学 石油工程学院, 四川 成都 610500; 2. 中国石化 西南油气分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 四川 成都 610081; 3. 中国石油 新疆油田分公司 陆梁油田作业区, 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4. 中国石油 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井下作业公司, 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摘    要:底水锥进是降低底水油藏单井产量和采收率的重要原因。塔河油田奥陶系发育缝洞型底水油藏,该类型油藏与孔隙型和裂缝性油气藏具有较大的差别,储层中孔、缝、洞共存,其中大型的古溶洞系统是其主要的储集空间。由于储层尺度在空间上变化较大,储集空间分布不连续,该类型底水油藏的底水锥进机理与常规底水油藏存在明显差异。考虑塔河油田储层缝洞分布不均、非均质性较强的特点,将该类型储层抽象成为渗透率变异的概念地质模型,定义渗透率变异系数和泄油半径比来表征储层缝洞的发育程度,在此基础上推导出缝洞型底水油藏油井底水突破时间的预测公式。以塔河油田4区S48井为例开展实例计算,对比预测效果并分析缝洞发育程度(渗透率变异系数和泄油半径比)、单井产量和射孔程度对该类型底水油藏油井底水突破时间的影响。

关 键 词:渗透率变异系数  泄油半径比  缝洞型  底水突破时间  底水油藏  塔河油田  
收稿时间:2012-02-17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石油与天然气地质》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