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顶板“人造解放层”防治冲击地压方法、机理及应用
引用本文:潘俊锋,康红普,闫耀东,马小辉,马文涛,陆闯,吕大钊,徐刚,冯美华,夏永学,王冰,高家明,杜涛涛,邬建宏.顶板“人造解放层”防治冲击地压方法、机理及应用[J].煤炭学报,2023(2):636-648.
作者姓名:潘俊锋  康红普  闫耀东  马小辉  马文涛  陆闯  吕大钊  徐刚  冯美华  夏永学  王冰  高家明  杜涛涛  邬建宏
作者单位:1.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2. 煤炭资源高效开采与洁净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3. 陕西彬长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22YFC30046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52174186);
摘    要:冲击地压矿井开展解放层(保护层)开采,能够根本性的改造采掘工作面应力集中程度,从而大范围降低采掘活动空间冲击危险性。针对无解放层可采的单一煤层矿井,为了实现冲击地压煤层区域性卸压目标,提出了煤层上覆主导致灾层位厚硬顶板区域水力压裂“人造解放层”卸压防治冲击地压方法,并建立了工程力学模型,综合采用理论分析、工程验证等方法进行区域性卸压机理及工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冲击地压发生载荷供给历程中,通过区域性改造煤层上覆岩层结构与载荷,可以改变冲击地压发生必须的基础静载荷集聚;针对顶板控制型冲击地压矿井,在开拓、准备、回采不同阶段,针对影响冲击地压发生的厚硬顶板开展区域性水力压裂改造覆岩结构与载荷分布,使得巷道掘进及工作面回采期间均处于压裂覆盖范围下的低应力区,实现冲击地压单一煤层顶板产生“人造解放层”效应;顶板区域水力压裂人造解放层卸压防治冲击地压机理为:与压裂前相比,煤层上覆厚硬顶板人为区域性致裂,在走向上使其长梁变短梁,大块变小块,从而不具备大面积悬臂功能,降低由悬空面积增大的顶板断裂带来的动载荷;在倾向方向上也使得其上覆载荷由硬传递变为软传递,降低了压裂区域下方煤层的整体静载水平;在陕...

关 键 词:冲击地压  人造解放层  坚硬顶板  区域压裂  区域卸压  水力压裂  源头防治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