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中国核电与其他发电技术比较评价(英文)
引用本文:赵世平,施向军,鲍云樵,莫雪峰,韦志红,方栋,马玉清,李红,周大地,刘小丽,薛新民,潘自强,李旭彤.中国核电与其他发电技术比较评价(英文)[J].中国核科技报告,1999(Z4).
作者姓名:赵世平  施向军  鲍云樵  莫雪峰  韦志红  方栋  马玉清  李红  周大地  刘小丽  薛新民  潘自强  李旭彤
作者单位:中国核工业经济研究中心,中国核工业经济研究中心,中国核工业经济研究中心,中国核工业经济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国家计委能源研究所,国家计委能源研究所,国家计委能源研究所,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安防环保卫生部,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安防环保卫生部 北京 100037,北京 100037,北京 100037,北京 100037,北京 100084,北京 100084,北京 100084,北京 100084,北京 102206,北京 102206,北京 102206,北京 100822,北京 100822
摘    要:目前,中国同其他国家一样,正在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能源/电力领域,考虑到中国的核工业能力,核电应是中国可选择的电力能源之一。作者通过对能源/电力技术的比较评价,研究核电在未来中国能源/电力系统中所能发挥的作用。主要结论如下:(1)到2020年,中国总装机容量将达到750~879GW,这就意味着从2001年到2020年需新增装机容量460~590GW;(2)到2020年,发电产生的SO_2排放量将达到16~18Mt,约为1995年的2.8~3.2倍;(3)到2020年,发电产生的CO_2排放量将达到21~24Gt;(4)煤电燃料链的环境影响和健康风险要远大于核电链,在中国,由煤电链引起的归一化健康风险是20.12死亡/百万千瓦年,而核电链是4.64死亡/百万千瓦年;(5)据专家估计,即使考虑到最大的煤炭生产能力、水电和可再生资源的充分利用,到2050年,中国仍将有200GW的电力缺口。核电将是填补这一缺口的唯一途径。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