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玉米醇溶蛋白纳米颗粒的体外消化特性
引用本文:张子豪,徐硕,逄格雨,张雨晴,于少轩,宋元达.玉米醇溶蛋白纳米颗粒的体外消化特性[J].食品工业科技,2023(13):1-8.
作者姓名:张子豪  徐硕  逄格雨  张雨晴  于少轩  宋元达
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
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9BC104);
摘    要:为了研究基于天然生物大分子的纳米递送体系在消化过程中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本研究以姜黄素(Curcumin)为芯材,玉米醇溶蛋白(Zein)为壁材,通过反溶剂沉淀法制备了包埋姜黄素的玉米醇溶蛋白纳米颗粒(CZNPs),通过光谱学方法和电子显微镜对CZNPs的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并在体外模拟消化模型中对CZNPs的消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姜黄素与Zein的质量比为1:40时,姜黄素的包埋率最高,为99%±1%,制得的CZNPs为球形纳米颗粒,平均粒径为118.6±0.7 nm、Zeta电位为19.9±3.79 mV,且颗粒之间出现轻微粘连。在体外模拟胃消化过程中,随着消化时间的延长,CZNPs出现明显聚集,其平均粒径增至8000 nm;且部分Zein发生降解,生成小分子量的氨基酸,同时缓慢释放出姜黄素。在后续的模拟肠消化过程中,CZNPs的聚集程度随着消化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减弱,但Zein没有继续降解,姜黄素的释放也没有明显增大。因此,玉米醇溶蛋白纳米颗粒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口服递送体系,可能应用于功能性食品和口服药物的开发中。

关 键 词:姜黄素  玉米醇溶蛋白纳米颗粒  颗粒表征  体外模拟消化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