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微混合芯片设计与应用研究进展 |
| |
作者姓名: | 罗永皓 张伟业 王志 朱晓武 陈兴驰 董东东 |
| |
作者单位: | 1.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工绿色过程兵团重点实验室,新疆 石河子832003;2.广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现代材料表面工程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广东省现代表面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650;3.沈阳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 沈阳 110870;4.温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
| |
基金项目: | 石河子大学创新发展专项(CXFZ202204);广东省科学院发展专项资金项目(2022GDASZH-2022010107;2022GDASZH-2022010203-003;2019BT02C629);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2007020008;202102020327) |
| |
摘 要: | 微尺度下的流体混合与传统宏观流体混合有显著不同,由于内壁摩擦力、粘滞阻力及表面张力等特性的影响被放大,微尺度流体混合展现出特殊规律。近年来,微混合芯片因混合效率高、液体接触面积大、输出通量高、可自动化控制及制造成本低廉的优势,在化工、材料及生物医学等领域中得到快速发展。由于微混合芯片的流道尺寸大多在毫米级别以下,有的甚至只有几微米到几十微米,因此流体粘度对流动的影响更加显著。流场中流速的扰动会因粘滞力而衰减,使得流体流动趋于稳定,微流道内流体的流动表现为层流状态,导致微流体内部扰流效应具有一定的困难性。 因此,为实现微流体的充分混合,开发快速高效微流体混合器是基本前提,突破微小尺度流道内流体的层流界限,促进微通道中的全方位扰流以达到充分混合状态则是关键。以被动式微混合器的研究进展作为切入点,从芯片的设计维度出发,递进式地介绍了多维度微混合芯片设计的发展历程,总结了低维度到高维度的基本结构设计思路及功能的专一化。归纳了微混合技术在微 化工领域、生物医药领域及新能源领域中应用和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在其他领域中应用的可行性。微混 合技术凭借广泛的应用场景,在未来将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空间。
|
关 键 词: | 微流体混合芯片 微观混合 扰流效应 被动混合 多维构型 微化工 生物医药 新能源 |
收稿时间: | 2023-12-22 |
|
| 点击此处可从《材料研究与应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材料研究与应用》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