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金沙江白格滑坡裂缝区失稳概率分析
作者姓名:杨仲康  魏进兵  高云建  赵思远  邓建辉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水利水电学院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 水利水电学院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 水利水电学院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 水利水电学院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 水利水电学院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8YFC15050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977246)
摘    要:金沙江上游白格滑坡于2018年10月10日和11月3日连续发生两次滑坡堵江-溃坝事件,给沿岸居民带来巨大灾害。滑坡发生之后,在滑坡体后缘形成3个裂缝区,存在再次滑坡堵江的可能。鉴于白格滑坡岩土体试验数量有限,试验成果不能反映坡体抗剪强度参数的统计特征,本文针对白格11.03滑坡,采用基于极大似然估计的优化算法,对滑坡岩土体的抗剪强度参数进行了反演,并利用反演参数,采用蒙特卡洛方法对滑坡后缘裂缝区进行了可靠度计算和稳定性评价。研究表明:(1)将响应面法与基于极大似然的概率反分析方法结合起来对滑坡体参数进行反演,计算过程简便,计算方法适应性强。(2)根据白格11.03滑坡反演得到的滑坡岩土体抗剪强度后验分布为c~N(13.05kPa, 32),tanφ~N(0.64, 0.042),计算结果表明通过反演可以降低先验参数的不确定性。(3)采用自动搜索最危险滑动面的方法得到了各裂缝区的局部破坏模式。计算得到的最危险滑动区范围与现场调查及监测得到的失稳区范围基本一致,且局部破坏模式下的破坏概率均明显大于整体破坏模式,表明裂缝区破坏以渐进牵引破坏为主,与实际的裂缝发展规律及破坏模式一致。(4)白格滑坡后缘3个裂缝区的潜在失稳区域C1-1、C2-1和C3-1的体积分别为7×105 m3、3.2×106 m3和1.3×106 m3,对应的失稳概率分别为21.70%、33.90%和27.30%,均为极高危险性。因此,有必要对滑坡堵江-溃坝洪水灾害链进行风险评价,并提出合理的处置措施和应急预案。

关 键 词:白格滑坡  抗剪强度参数  概率反分析  响应面法  可靠度分析
收稿时间:2020-03-20
修稿时间:2020-10-10
点击此处可从《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