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湿周法的河道最小生态需水量多目标评价模型 |
| |
作者姓名: | 彭涛 陈晓宏 王高旭 李英海 |
| |
作者单位: | 1. 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湖北宜昌 443002 2.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29 3. 中山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系,广东广州 510275 |
| |
基金项目: |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114917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39005);湖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Q20121301);三峡大学人才科研启动基金(KJ2010B029) |
| |
摘 要: | 以湿周与流量关系为基础,建立了基于多目标评价方法的河道最小生态需水量估算模型,以湿周最大和河道流量最小作为栖息地保护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目标,采用理想点法求解,以增江下游麒麟咀站为例计算河道最小生态需水量,并将该模型的计算结果与斜率法和曲率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增江下游河道最小生态需水量阈值范围为20.8~26.3 m3/s,相应的平均流速范围为0.42~0.44 m/s;模型计算结果比传统的湿周法适用性更强,且能较好体现生态用水和经济用水的均衡发展。
|
关 键 词: | 湿周法 多目标评价模型 理想点法 尺度系数 最小生态需水量 增江 |
修稿时间: | 2012-10-21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水利水电科技进展》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水利水电科技进展》下载全文 |
|